来源
夜雾迷迭香
首先,有关太阳系的确切范围目前还未有定论。根据不同的定义,太阳系的范围相差很大。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包括八大行星在内的所有天体都是直接或间接绕着太阳运动。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平均距离为30AU(AU即天文单位,为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被定义为1个天文单位,1AU≈1.×10^8km)。
但海王星不是太阳系的尽头,再往外还有柯伊伯带,这里距离太阳30-50AU。柯伊伯带中充满着各种小行星以及冰状天体,这里是短周期彗星的仓库。此外,已被降级的冥王星是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
不过,柯伊伯带也不是太阳系的边缘,有天文学家把太阳风的速度降为零的地方视作太阳系的尽头。太阳风最终会遭遇到星际介质而停滞,此处即为日球层顶,与太阳相距AU。
然而,在日球层顶之外还有一片太阳引力所能及的区域,那就是距离太阳-AU(0.8-3.2光年)的奥尔特云,这里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仓库。
回到问题上。太阳的直径约为km,普通*豆的直径一般约为5mm,所以如果太阳是一颗*豆大的话,就相当于太阳缩小了.8亿倍。如果把柯伊伯带视作太阳系的尽头,则等比例缩小后的太阳系半径约为27m。如果把日球层顶视作太阳系的尽头,则等比例缩小后的太阳系半径约为66m。如果把奥尔特云视作太阳系的尽头,则等比例缩小后的太阳系半径最大可达km。如果把地球也等比例缩小,则地球将变为一个直径仅为46微米的小球,人的肉眼基本无法看到这样小的物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