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陶大夫慢话消化道癌症筛查17大肠癌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

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在我国大多数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届中晚期,5年存活率不到40%。大肠癌可防可控可治愈

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谈癌色变。和其他癌症不同,结直肠癌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

首先,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即,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大致过程如下:

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10年,甚至二三十年。

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息肉切掉,炎症控制好,就等于把癌症扼杀在了摇篮里。

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

在我国,85%-90%的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即,每10个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八九个都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肠镜下摘除病变,不仅创伤小,而且出血少、恢复快,基本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40岁后定期做肠镜

我国在结直肠癌的防治工作上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相比20年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治愈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现为47%)。虽然,这一数据与美国的65%、欧盟的56%,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项筛查显示,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

因此,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尤其是高危人群:

家族有大肠癌史的,

本人有肠息肉的,

本人有癌症史的,

以及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精神高压、慢性胆道疾病史等。

4个信号要警惕

除了早期筛查,还要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结直肠癌的症状千变万化,但最典型的是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具体地说——

1、原来大便一直是正常的,突然便秘了;

2、大便突然变细,甚至便血了;

3、原来经常便秘的,突然开始拉肚子了;

4、大便突然有黏液了,无论是鲜红色、酱油色,还是果酱色,都是不正常的,虽然它们可能只是痔疮,并不是癌,但不能忽视,最好医院的专科门诊就诊。

管住嘴、迈开腿,一半肠癌可预防

作为一种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也是“吃”出来的肿瘤。有研究表明,近50%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和运动锻炼进行预防,六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控制腹部脂肪。

无论体重如何,腹部脂肪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都同样存在。

二、经常适度锻炼身体。

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打扫房间也可以,出去跑步也可以,总之一定要动起来。

三、多吃高纤维食物,

如,芹菜、粗粮等。

四、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同样的重量,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和熟肉制品等,会使结肠癌风险增加更多。

五、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水分。

每天晨起喝两杯温水(毫升/杯),这一方面可以让休息了一晚上后变黏稠的血液得到稀释;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泄。

六、保持愉悦的心情。

大肠癌的高危习惯——吃得太好,动的太少

医生们认为,结直肠癌也是吃出来的病,懒出来的病,著名肛肠专家傅传刚教授概括为:

吃得太好,动的太少,即三多两少:

三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吃得太多;

两少——运动少、膳食纤维摄入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条:

1、限制红肉类、饱和脂肪以及各种加工肉类、油炸、烟熏、烧烤等视频的摄入;

2、吃更多的蔬菜、鲜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

3、维持正常的体重;

4、持续、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5天有中等强度的锻炼超过30分钟;

5、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人体都没有好处,更不可能有养生作用;

6、戒烟;

7、45岁以后进行规律性的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属于高危人群,这个时间还要提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