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s://m-mip.39.net/pf/mipso_9229747.html 哪些人需要做内镜?
内镜运用在哪些疾病的治疗?
哪些癌症可以通过内镜早发现早治疗?
未来的病房是什么样子的?
智慧病房能带给我们哪些便捷?
智慧医疗的未来有哪些展望?
11月13日(周六)15:00,医院党委书记许树长教授、内镜诊治中心副主任陈莹副主任医师和消化内科的姜元喜主治医师将做客由x诊所、大咖说健康、健康云联合制作的节目《健谈的院长们-书记谈》,与大家一起聊聊内镜治疗和智慧病房。敬请期待!
专家名片
许树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党委书记
第八届上海市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诊治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九届上海市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大肠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疾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专家组委员;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单位首席专家;上海消化专委会动力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
兼任《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杂志编委,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其领衔的研究《精神应激相关的脑肠互动异常性疾病中枢致敏机制研究》获得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曾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目前团队在研经费达余万元;并与瑞典隆德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发表国内外论文余篇;相关研究结果多次在欧洲胃肠病周、亚太消化年会大会汇报交流;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5部;参译著作1部,专利6项。
先后在德国freiburg大学loretto医院消化内科及香港中文大学wales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研修学习;多年来致力于消化内镜的临床工作,已培养毕业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在其领导下的团队主要从事有关脑肠互动异常内脏高敏感的中枢机制的研究以及胃肠道疾病的内镜下诊治临床研究;目前成为上海市为数不多的、内镜技术医院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内镜学院首批62家培训基地之一;并与日本大学、札幌医学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医学交流,定期开办食管疾病的内镜诊治新技术的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推广内镜技术,传播内镜微创诊治的新概念、新技术及新理念,培养内镜人才。
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诊治、功能性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陈莹
副主任医师
医院
内镜诊治中心副主任
第八届上海市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治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早癌学组副主任委员,esd学组委员,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八届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协作组青年委员,消化道早癌协作组委员;中国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引导类项目多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发表sci5篇;参编著作3部;参编译著作1部;专利4项。
姜元喜
主治医师
医院
消化内科
获得上海市优秀医师;医院“十佳医生”等荣誉。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主持市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编著作3部。
擅长: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直播预告
part1内镜
内镜下:“镜”无止境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早期胃肠肿瘤因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容易被忽视,要想在肿瘤的早期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内镜检查就能做出判断,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除此以外,内窥镜检查的优点在于图像直观,对黏膜的观察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还可以对病变部位采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某些病变还可以进行内镜下的治疗,如息肉摘除内镜下止血、内镜取异物等。
part2智慧病房
未来的病房是什么样子的?
年国家卫医院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于是,智慧病房孕育而生。
疫情与「智慧病房」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全球医务人员的工作挑战可所谓更加艰巨了,住院和手术的感染风险变大,让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变得更困难。此时,智慧病房就是我们对未来医疗的一种展望和趋势,如:医疗设备远程监控、机器人送药、机器人消毒器、机器人血压测量等,不仅替我们医护人员分担了工作,更让我们住院患者感到安心和舒适,帮助更快康复。
图片来自:医院智慧病房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