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所形成的一个“高峡平湖”。
三峡水库以位于湖北宜昌三斗坪镇的三峡大坝为东端、长江干流河床为湖盆,大坝正常蓄水到米后,江水可向西回溯余公里到达重庆境内,形成一个平均宽度约1.8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达亿立方米的我国最大的人工湖泊。
三峡大坝坝顶高程米,最大坝高米,在非汛期的时候正常蓄水位是米,最低消落水位是米,而在每年的汛期到来前需将水位降至米的防洪限制水位,腾出.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削减长江洪峰。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于一体,但是在防洪面前其它的统统都得靠边站,从米到米,这30米的水位差所腾出.5亿立方米的空间就是为了存储雨季的洪水,因为防洪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功能。
然而,从年11月实现长江大截流,到年6月三峡工程首次蓄水,坝前水位就达到了米,随着之后三峡大坝蓄水高程的增加和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这里成为众多淡水鱼类等生物生活的天堂,能够自由自在的生长和繁殖。
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三峡大坝从开始蓄水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这么大的一个人工水库里鱼到底有多大?要搞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长江里有多少鱼类。
长江里有什么鱼?
长江全长公里,是我国乃至第一长、世界第三长河流,长度和年均径流量均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作为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一路出雪山、越高原、穿峡谷绵延万里的长江,不仅水能资源丰富,而且鱼类资源也相当丰富。
据初步统计,长江滔滔的江水哺育着种鱼类,其中特有鱼类就有种,不仅是我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栖息和养殖地,而且也是中华鲟、胭脂鱼、长江白鲟(年12月23日被宣布灭绝)等稀有鱼类等的天堂(注意了,白暨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不是鱼类)。
近年来,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10年禁渔的计划,长江十年禁捕对改善野生鱼类等物种基因库、提高特有物种种群数量等意义重大。
而三峡水库正好处在长江干流江段,同样也在禁渔保护区域内。
三峡水库里有多大的鱼?
在四川一带的渔民中一直流传着"千斤腊子万斤象、*排大得不像样"的谚语,这里面讲到的正是长江里的三种“特产”,“腊子”腊子指的是*腊丁鱼中华鲟、“象”指的是有着象鼻状长吻的长江白鲟、“*排”指的是“胭脂鱼”。
从这个渔民的这句谚语中我们便能清楚地得出,长江白鲟的体型最大,中华鲟次之。
长江白鲟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中国剑鱼,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然而这样一种半溯河洄游性鱼类于年12月23日被官宣灭绝,也就是说现在长江里最大的鱼类就是中华鲟了,最大体长可达5米、体重约公斤。
不过中华鲟属于海河洄游性鱼类且性成熟较晚(雄鱼最早8岁、雌鱼最早14岁达到性成熟),幼体随江水而下到*海、东海及南海北部的浅海区域觅食,成熟后再洄游余公里到长江上游宜宾江段产卵繁殖,产卵之后再次顺流而下,中华鲟的一生就如图候鸟般在中国外海与西南内地江段之间顺流直下和洄游,浅海海域食物丰富能够满足它们对能量的需求,而长江上游江底为砾石且水质好,有利于产卵繁殖。
然而葛洲坝的修建,直接斩断了“长江鱼王”中华鲟正常的洄游这条生命线,导致失去主要的产卵地,由于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中下游江水平缓的新产卵环境,以至于失去“出海自由”的中华鲟的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并且葛洲坝、三峡大坝的相继修建,直接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之路,因此大坝上游河段很少有中华鲟,即便是有基本上也都是以人工繁殖放生的居多。年重庆忠县(属于三峡库区)一位渔民就曾误捕了一条疑似野生的中华鲟成鱼,长约1.8米、重约斤,后被渔*部门放生。
除了这些稀有鱼类,三峡水库也有很多体型较大的普通鱼类,“四大家鱼”中的青鱼和鳙鱼都有成为“长江水怪”的资质。据了解,有人曾在长江中捕获到了一条重达斤的青鱼,而在重庆云阳龙缸景区的长江支流石芦河也发现一条3米多长、多斤的胖头鱼(鳙鱼)。
实际上别说水域面积达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百米的三峡水库了,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有很多湖泊也有捕获到“水怪”的记录,例如南京金牛湖水库就曾捕获到一条重达斤的大青鱼;河南南阳鸭河口水库(长江支流汉江支流白河上游)也曾捕到一条斤重的大青鱼。
而英国第三大淡水湖尼斯湖,湖长39公里、最宽也仅2.4公里、平均深度为米,却经常有爆出“尼斯湖水怪”的消息,由此可推断三峡水库还是有很多大鱼存在的。
三峡大坝的利弊
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而长江流域绝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季风气候区内(毫米等降水线以南),不仅年径流量高达约9亿立方米,而且季节性差异和年际变化较大,约有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雨季尤其是梅雨季节到来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都将面临极大的防洪压力。
据统计,在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成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害发生,平均下来每十年就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洪涝灾害,给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充分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资源,经过专家组的充分论证,我国最终在宜昌市三斗坪镇建造了世纪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到了长江流域面积的56%,极大地优化了长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峡大坝的修建,不仅汛期时蓄水削减洪峰起到了防洪的核心作用,而且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满足了下游通航、灌溉、供水等对水资源的需求。
当然,三峡大坝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在它的内部安装了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组,每年发电量高达近0亿度,为华中地区的湖北、河南、湖南,华东地区的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西南地区的重庆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提供优质的清洁电能,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三峡大坝的建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诸多的弊端,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坝在论证阶段直至现在,仍有不少生物学家表示担忧,因为大坝直接将长江干流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一分为二,既破坏了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白鱀豚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对中华鲟、白鱀豚等种群繁衍极为不利。
不过,造成长江鱼类等资源日益枯竭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三峡大坝的阻隔,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过度捕捞(电捕捕鱼)、水污染等才是罪魁祸首。
好在现在我国已经对珍稀的长江鱼类进行了人工繁育,通过人工放流的方法提高种群数量,而且现在已经实施了长江10年禁捕的计划,在这个禁捕期内大多数鱼类能繁殖2-3代,相信10年之后,包括三峡水库在内的整个长江流域鱼类资源显著增加,里面的大鱼也更多、更大。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网络,全部转载,内容未经核实,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