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真的会拖成肠癌吗?
哪些息肉一定要及早切除?
如何预防和控制息肉发生?
一起来了解下吧↓
问
肠息肉真的会拖成肠癌吗?
答案:部分息肉会
息肉其实就是块多余的“肉”,或者叫赘生的“肉”,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按照病理分型,肠息肉主要分为非肿瘤性息肉以及肿瘤性息肉两种类型。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通常不会变成癌。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息肉等,属于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也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慢慢长大,癌变几率随病变增大而升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
因此,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问
这3种息肉一定要及早切除!
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息肉都需要切除,息肉的癌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以下3种息肉则一定要及早切除:
1.肠息肉大于2厘米的一定要及早切除。息肉的大小与其恶变的概率有一定相关性,有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约为1%;1~2厘米之间的腺瘤恶变率仅有10%;而大于2厘米的腺瘤则有46%的可能发生恶变。
2.40岁以上的肠息肉患者一定要进行切除手术。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作为高危人群,必须及早进行预防治疗。
3.肿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无论息肉大小及患者年轻与否,只要息肉已经成为癌性组织,就必须切除,且发现越早切除效果越好,任其发展预后只会越来越差,最终可能会发生淋巴转移,不但难以根除治疗,对患者来说也是更大的痛苦。
问
如何预防和控制息肉发生呢?
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吸烟、有息肉家族史等人群,发生息肉风险较高,饮食是息肉不可忽视的因素,日常应如何合理饮食,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息肉发生呢?
1.坚持“三多二少”的饮食:
“三多”指的是/p>
益生元:益生元是有助于肠道菌群生长的元素,能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为肠道提供健康环境。日常可多吃酸奶、洋葱、小麦、香蕉、大蒜等食物。
膳食纤维:豆类、大麦、茄子、梨、绿叶菜等富含膳食纤维,这类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潜在致癌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叶酸: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微克的叶酸,对预防息肉的形成有一定作用。而叶酸一般可通过食物获取,如豆类、芦笋、菠菜、生菜、鳄梨、芒果、橙子等。
“二少”指的是:
红肉:猪、牛、羊等红肉虽然美味,但其含有的亚铁血红素很可能会在高温烹饪中产生杂环胺,对人体肠道造成刺激。
脂肪: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较多,会刺激胆汁分泌,大量胆汁滞留在大肠内,可能会转化为可致癌的戊酸。
2.保持排便通畅:
肠道内若存在大量干结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症。因此便秘患者最好养成定时蹲便的习惯,条件反射形成便意。
3.多喝水:
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肠道的有害物质。
编辑:李志豪
资料:CCTV生活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