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3岁,肠息肉,明日在内镜下治疗,今晚进行肠道准备,护士小王,根据医嘱于晚间20点,第一次给予患者喝洗肠药磷酸钠盐口服药,后喝温开水ml左右,到晚间22点交班,患者只解一次大便。夜间3点,护士小张为患者准备第二次喝磷酸钠盐,询问患者到3点为止,只解了一次稀*色大便,小张要患者喝完磷酸钠盐口服药后,再喝ml左右的温开水。
3:30患者家属按铃,护士小张过去询问患者有轻微腹胀,才喝了ml的水,按照以往惯例,小张护士要患者活动下,或者家属随肚脐周围顺时间按摩腹部。4:00患者家属再次按铃,小张护士到达病床时,发现患者正在吐,吐出大量的水。询问家属第二次喝药后已经喝了ml的温开水,大便解了5-6次左右,通知医生,医生到达后,听到小张护士的汇报,马上暂停喝水。4:15患者患者呕吐,腹胀等症状慢慢缓解。
早晨8:00交接班时,护士长了解这件事后,问了小张护士两个问题:1、患者为什么会吐?2、你觉得这件事情你的错在哪里?
小张护士查找质料后,回答了护士长两个问题。
问题一:患者胃肠蠕动较慢,晚间20:00点的喝大量的水,并没排出,累积在胃肠道,后面第二次,再次喝水时,胃容量已经是满的,所以才会吐。
问题二:患者是一个13岁的小孩,不管是喝水还是什么不能按照一个成人的标准去安排,要适量的减少水量,防止患者水中*。没有评估准确的评估病人,还让他一直喝水。
小张护士自从这件事情后,每次面对16岁以下的患者,都会特别的注意。少年儿童患者,医院,儿科后,其余的转科就很少收,但是并不表示,就不会收治这样的患者。这样的患者无论是输液,还是用药,都有着不同成年人的标准。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小儿补液常用的公式。
公式一: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1
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公式二:小儿烧伤.补液生理需求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烧伤面积(%)×1.8(ml)加ml生理需要量
烧伤以后,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的补液量的一半日需要量是不变的。
公式三:小儿腹泻常用公式
(1)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ml/kg,重度~/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ml,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2)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ml/kg,中度脱水约~ml/kg,重度脱水约~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