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胃癌全景从发病诊断到精准治疗策略
TUhjnbcbe - 2024/5/11 17:16:00

一、概况

胃癌作为全球第五大癌症,中国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一,长期以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胃癌全球负担走高,发生率地域差异明显,根据世卫组织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的估计,年,全球胃癌病例已达到.9万(11.1/,),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列第五;与此同时年全球胃癌死亡人数达到76.9万,排名紧跟肺癌,结肠癌以及肝癌,位列第四。从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来看,尽管整体疾病发生率有所下降,但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地域、种族差异。有报道称,到年,全球胃癌病例将增长至万。

胃癌的发生率与国家人类发展指数(HDI)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中等或低HDI国家,高HDI国家胃癌发生率偏高,胃癌相关死亡相对偏低。值得注意的是,东亚或东南亚国家往往拥有高HDI和高毒性幽门螺旋杆菌(Hp)盛行的双重不利因素,因此这些地区几乎承接了年三分之二的胃癌确诊病例。与胃癌发生率相一致的是,这些地区也同时拥有较高的胃癌相关死亡率。但可喜的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多数高HDI国家的胃癌发生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中国胃癌发病率全球第一,胃癌筛查制度亟需完善作为拥有高盐、重油饮食习惯,高HDI,高Hp流行度的国家,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新发胃癌病例超过万,而中国则凭借超过50万的胃癌新发病例成为胃癌发病率全球第一的国家。但因筛查制度的不完善,中国的胃癌发现较晚,多数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对比我们的邻居,同样胃癌高发的日韩两国,我国在政策制度上略显力绌。早在年,韩国胃癌协会便联合国家癌症中心颁布了国家级的胃癌筛查指南。指南规定凡大于40岁的人群都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胃癌筛查,主要筛查途径为上消化道内视镜监测或上肠胃道放射线监测。年,日本更是将Hp的筛选和治疗以及针对萎缩性胃炎人群的Hp治疗后监测作为国家胃癌预防项目并纳入医保。也正因为日本对于胃癌预防的重视,其早期胃癌诊治率(80%)远远高于我国的30%。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一系列胃癌预防措施,但尚在自发性的、小范围的初级阶段,胃癌预防意识并不普及。

中、日、韩三国胃癌筛查策略

二、胃癌病理与分子特征

胃癌的传统分类方法根据解剖学的分类方法,可以将胃癌分为:贲门型胃癌(起源于胃上部)、非贲门型胃癌(起源于胃中部和末端)。每种分型都有其特有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整体来说非贲门型胃癌在东亚人群中较为普遍,而贲门型胃癌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而仅仅以解剖学分类方法为原则进行胃癌的诊治是远远不够。早在年,基于胃癌形态学异质性的Lauren分类方法就已被广泛应用。该分类方法将胃癌分为:以腺体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肠型、以缺少黏附细胞为特征的弥散型以及混合型。而后续提出的各类依据组学差异的分类方法(如年更新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日本病理学家提出的Nakamura分类法和日本癌症研究协会分类法)都对胃癌病人的外科手术和化疗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但伴随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打开科学界和工业界的视野,人们发现传统的胃癌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胃癌精准治疗的需求。基于分子特征的胃癌分类方法分子特征的鉴别为胃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了重要证据。全面的基因组和分子分析在分子特征的鉴别中互相覆盖又互相补充。

年,TCGA将胃癌分成四种亚型,分别是:EBV阳性(EBV+)、微卫星不稳定(MSI)、基因组稳定(GS)以及染色体不稳定(CIN)。在临床特征上,MSI和EBV亚型相比于其他亚型手术预后更好,GS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更低,CIN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最多,而转移的MSI-H肿瘤对于ICIs的应答效果更好。

胃癌的四种分子特征

三、胃癌的发生发展

除了依据分子特征对胃癌进行分型以外,TCGA还在年揭示了从中低度食管腺癌到远端胃腺癌的缓慢分子跃迁。在癌症发生地从食管到胃部这一空间变化过中,HER2的增强和过表达在逐步减少。而除了病人之间的分子特征异质性之外,同一个病人的同一种癌细胞表现出的空间(大约36%的病人初始和远端转移损伤分子特征不同)和时间(靶向治疗前后癌细胞分子特征不同)异质性也同样引起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癌全景从发病诊断到精准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