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
——胡适
READDING
暑假开始带梦梦读西游记,她这会儿开学三年级。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家长们在阅读版块上的争抢之地。从很小就开始听某叔讲故事,看绘本,再到对版本的讨论,画思维导图,看名家解读……
浅分享一些对“带孩子读西游记”的一些小心得。
对名著深度解读有偏好的同学可在此处转身离开
想知道西游记多有趣的同学见文末书摘
问
西游记有哪些版本?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好的,不闹了。
你为什么想让孩子读它
关于阅读,家长们最常见的问题是版本。
各种文字版、绘本版、青少年版,到底要给孩子看哪一种?
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想让孩子读西游记的理由。
因为它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我想让孩子读;
我看到别人家孩子在读,我想让ta读;
语文考试总会考到,我想让ta读;
我不确定ta以后会不会读原著,我想让ta先熟悉了解这个故事;
……
不同的理由,通向不同的版本选择。
在我没有完整看过西游记以前,我对什么时候给孩子读并不太明确,因为我不知道孩子要在里面读什么。
我今年自己看了一遍西游记,撇开各种隐喻、揭示、解读不谈,我一边读一边意识到,为什么读名著不要去读梗概,不要去读改写,而要回到原文,走到故事开始的地方。
(除非、除非你确认孩子以后读它的可能性很小,那么故事缩略版就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文字本身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西游记》最有趣的,要数人数对话;其次是打斗和场面描写,而这些趣味十足的内容,在缩略故事介绍里是看不到的。
阅读分享重度患者
我今年跟另一个家庭邀约起来一起读《西游记》,几个孩子恰好涵盖了三、四、五年级。
在说起怎么吸引孩子来读的时候,我说,西游记里,妖怪和孙悟空的对骂太精彩,太有趣了。等我们读到那里,一定要分角色来读一读,彼此骂上一骂。
读了几章,我想起梦梦的另一个同年级好朋友,想再邀一个一起读,还特地发了一段话让妈妈转给孩子看。(严重的阅读分享癖)
劝说信
给XX:
你拿到书觉得奇怪:梦梦怎么会爱看这么厚的书,里面都没有图。
梦梦倒不是爱看这么厚的书。
今年年初我自己看西游记,每次读总是被孙悟空和妖怪的对骂逗笑。(我有时间的话找几段念给你听听,让你体验一下)
那时候我也念给梦梦听,把她也逗得哈哈大笑。只是当时我自己在读,就很想快速把故事看完,于是应承梦梦,等我读完了,再来慢慢读给她听。
正好前几天,另一个妈妈问我西游记的版本,我就突发奇想,组了一个读西游记小分队,一家一队,每天一章,大家各自在章节里挑一段自己喜欢的来录音,彼此鼓励。
读了两天,我突然觉得,如果你也来读,一定也会觉得西游记很搞笑。就发了梦梦的语音给你妈妈。
不过梦梦不认识的字太多了,在音频里听得断断续续的。这书里好多古字,我也得一边查一边念。
西游记这故事是真有趣,我太希望你也体会到。
西游记有一百回,也就是一百章,超级长,靠小分队的力量,就像是大雁飞行一样,可以彼此借力,更轻松也更有趣。
我争取今明天找两段好玩的,说给你听听。你自己决定要不要也成立一个小分队,一起来读。
(突然想起,我还没兑现自己的话。晚上来做)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看别人的阅读推荐、书评、书摘、评论?因为阅读是要给自己一个理由的。
如果这个理由足够有吸引力,也许愿意尝试的人会更多。
每一本书里都藏着西方真经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八十一难,哪怕是在阅读这个方面,我们加入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就是试图在找寻和组成自己的“师徒四人小组”,共度难关。
读《西游记》也一样。
很多大人自己没有读过原著,只是想让孩子读。于是把读完想得很简单,觉得孩子就应该要自觉主动地去读以及把它读完。
每每遇到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要求,我就非常冒火,谁没有作为被要求的一方不断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过,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做不到就别瞎要求”这个真挚的道理。
自己做过一遍,就知道难在哪里,也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一本书中能吸引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给帮助,而不只是随心所欲提要求。
读《西游记》可不容易,生僻字、古字、大篇幅的诗,漫长的打怪过程和让人看了冒火的拖后腿2人组唐僧+八戒。
更别提,整个故事的进入节奏非常慢,光是铺垫孙悟空和唐僧的身世,就占了全书的1/10。
很多时候,我们要变身观音菩萨,提着那根吊着胡萝卜的杆子,一直走在前面,不断让家里的小唐僧小八戒看到取得真经的可能性,让小悟空知道,真要遇到危难,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至于小沙僧,TA反正一直任劳任怨一路向前。
和孩子一起读《西游记》,在我看来,是我二次消化理解它的过程,也是我为孩子作出阅读示范的一次旅程。
这次旅程因为足够长,于是为我们平添了许多乐趣,也让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提出她的问题,和她一起回到书里去找寻回答。
阅读是在文字里遇见自己和梦梦读西游记看原文,被许多细节打动。
在弼马温这个桥段,孙悟空上任半个月,兢兢业业,滋养马匹:
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认真。跟同僚聊天,问自己的官职,发现是末等,大怒,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
我读完这段,跟梦梦说,你瞧,孙悟空一开始以为玉帝重视他,认认真真地养天马,结果发现,别人压根不在意自己,做得再好也不会被重视。太伤心太失望了,于是打出天门。
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谁不曾被这样伤过呢?兴冲冲做好一件事,以为会得到肯定,到头来,不过是朋友、父母、老师、恋人、领导眼中的一件末等小事。做得再好,最多得一声好字,稍有差池,就要被问责。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隐忍,孙悟空的挣脱,让我们心中的这股气也有了去处。
孙悟空在师徒4人当中,最容易代入,其它人的缺点太明显了,我们不想承认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
向下滑动查看
整个西游记看着松散,像是一个历险游记,但逻辑很严密。
读的时候,梦梦说,玉帝的本事好弱,为什么是他做玉帝。
这个问题,在孙悟空和如来见面的时候,孙悟空嚷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作者借着如来的口,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师徒4人一本书不过八十一难,而玉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不要只看他人面上风光,谁还没有自己要度的劫数呢。
所有的人都知道,孙悟空筋斗云的厉害,腾云就走十万八千里。而西行取经路,这么巧,也是十万八千里。
有一次梦梦也问,为什么孙悟空不背着唐僧飞过去?
猪八戒在流沙河边也问过孙悟空这个问题,孙悟空的回答简直精妙:
好一个“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做什么事不是这样呢?
一章一章一起读,有时被脱口秀大会打断,有时被拼乐高打断,还要面对妖怪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打斗的疲惫感。
我不能直接把结局读给她,我也不能说出一个方法,就让她学会怎么阅读,怎么学习,怎么和人交往和沟通。
我纵然已经学会腾云驾雾,她的成长,我依然只能“做得个拥护,替不得苦恼,取不得经来”。
人生的道理,每一本书里都藏着西方真经。
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西游记里的对白,最有趣的就数角色们两两互怼、“认祖归宗”。
孙悟空的儿孙遍地是
菩萨也不是吃素的
精神攻击最要命
放屁添风俗语管够
唐长老的自作多情
孙悟空才
妖怪都要准点下班
最后送大家一句菩萨金句:
席尔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