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病机并不单纯,多寒凝化热,瘀阻气机,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产物,余以消覃[tán]丸消清并施。
乌梅g,僵蚕g,槐角g,皂角10g。乌梅、僵蚕用陈醋炒,与槐角,皂角共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g。1日3次,1次1丸。
直肠息肉在临床非常多见,西医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复发率高。余在多年临床中总结出,寒热错杂是生成直肠息肉的主要病机。
近代名家龚志贤龚老总结出息肉专方:乌梅g,僵蚕g,象牙屑30g,人指甲15g(可用炮山甲30g代之),酒醋适量。余用之治疗几例胆囊息肉疗效平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制作方法有误。
本方选取龚老专方前两味,乌梅配僵蚕,且制作方法尤为重要,乌梅一定要肉核同用,因肉能溶蚀,核能散结。另外,乌梅、僵蚕与等量的陈米醋先浸后炒,用陈米醋之意是取其溶蚀而通透之性。槐角为肠道之专药,能清肝胆,凉大肠,疏风热,肠风痔血尤宜用之。皂角为使,辛咸寒,有*,能通窍搜风,除湿去垢,宣壅导滞,消痰破坚。
肠息肉病机并不单纯,多寒凝化热,瘀阻气机,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产物,余以消覃丸消清并施。
《灵枢·水胀》云:“肠覃如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古人认为寒邪是息肉产生的主要原因,余反复研读《伤寒论》“厥阴篇”悟出,肠息肉的产生是在寒凝环境下,郁而化热,进而寒热错杂,造成气机紊乱,血液循环不畅,瘀血与痰热胶结而成,因而在龚志贤老先生息肉方基础上,化裁制为消覃丸。
严某,女,59岁。年11月23日初诊。
现病史:胆囊内有息肉,肠息肉,面色*,晨起口有清水,腿脚酸,舌苔白腻,脉左寸弱关弦尺弱,右寸关沉弱尺弦。
辨证:厥阴寒热错杂,气虚湿热内蕴
治法:益气升阳散火除湿,治从厥阴。
方药:升阳益胃汤加减
柴胡3g,防风3g,独活3g,羌活2g,陈皮5g,人参6g,白术10g,*芪20g,白芍10g,半夏12g,甘草3g,茯苓10g,泽泻9g,*连1g,当归6g,吴茱萸3g,乌梅10g,7剂。同服消覃丸。
二诊:患者较前有气力,面色转润,舌苔渐退,脉象较前有力。以本方加减,配合丸药,治疗3个月,复查肠息肉消失,胆囊息肉未变。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身体出现不适应尽早就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屡试屡效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转载请联系QQ/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