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的“癌老二”,不管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排在第二位。数据显示,年胃癌新发病例达到48万,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
1月30日,在年世界癌症日名家讲座活动上,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胰胃外科田艳涛教授做了题为《识破胃癌隐身术》的讲座,他指出,胃癌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很多不良习惯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强调胃癌防治做到“五心”——情绪管理要“开心”,分餐用筷要“用心”,高危因素要“留心”,需做胃镜莫“担心”,胃癌患者有“信心”。
情绪管理要“开心”
田艳涛指出,时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良好的心态,能够远离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
焦虑和抑郁是癌症的“加速器”,胃癌也不例外。大量的科学文献和动物实验发现,人在焦虑状态下,胃肠的异常神经递质会增加,炎症因子也会增多,持续时间长了,不良情绪会改变胃的上皮细胞,甚至促进癌症的发生。不仅如此,抑郁症等不良情绪还会阻碍胃癌的治疗和康复。他通过北京*区工兵团团长江汉刚因压力大过度操劳罹患胃癌晚期的真实案例,告诫大家:工作“压力山大”,需警惕胃癌风险。
借烟酒消愁,只会“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很多人一遇到烦心事,尤其男同胞喜欢抽上一两根烟来缓解情绪,也有的会喝闷酒或约上三五知己一醉方休。殊不知,烟酒浇愁和不良情绪会产生叠加效应。吸烟和喝酒是胃癌的高危因素,而且不仅仅是胃癌,多种癌症都与这些不良嗜好有关系。
研究提示,与从未饮酒的人相比,每天饮酒超过30克酒精的人,也就是二两白酒不到,胃癌风险就要高近5倍,吸烟人群患癌风险高2倍左右。若又吸烟又喝酒,那么即使每天摄入酒精才15克,患癌的风险会高出8倍左右。为此,田艳涛再三提醒,切莫借烟酒排解不良情绪,要选择健康积极方式保持好心情。
分餐用筷要“用心”
一个“癌”字三张口,田艳涛表示,预防胃癌要注重饮食健康,从分餐用筷做起。“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一人感染,就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他人。所以与朋友聚餐,在服务员上菜的时候多叮嘱一句:给每个菜准备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夹菜过程中传播病菌。”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分餐制的习惯。《史记》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每个人前面都有条案,各吃各的,这就减少了互相接触传播的机会;而且食客相向而坐,可以减少通过唾液、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后来兴起围餐的形式,虽说吃饭气氛好了,但是大大增加了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公筷公勺的规范或规约。一项调查显示,85.4%的网友支持公筷使用,但只有3.8%的网友表示家里一直有用公筷的习惯,分餐制亟需推广。在田艳涛看来,分餐不分爱,用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就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细菌传播的机会。
高危因素要“留心”
1、饮食因素:经常吃烟熏煎烤、高盐食物容易得胃癌,前者含一级致癌物苯并芘,含亚硝酸盐类物质,后者虽说盐本身不致癌,但可以损伤人体的胃黏膜,让其他高危因素趁虚而入。
2、幽门螺旋杆菌:人群当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占到50%甚至更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相比于其他人群,胃癌发生要高出2-4倍。
3、慢性疾病和癌前病变: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做完手术后的残胃、异型增生等。
4、遗传因素:胃癌家族史。芬兰一项研究显示,若直系亲属患有胃癌,那么自身的患癌风险增高了近50%,其中若是兄弟姐妹中患有胃癌,那么风险会提升一倍。若有胃癌家族史,应注意进行胃镜等检查项目,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