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是一位企业主管,今年刚过40。5年前,出现便血后,她就担心是直肠癌,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后,发现有2枚乙状结肠息肉。在进行息肉切除后,活检为良性。
当时医生就叮嘱张姐,要定期复查肠镜,但那时张姐在事业上升期,也再未出现便血,所以很快就把医生的话抛于脑后。
没想到今年,张姐再次出现便血,还伴有腹痛症状,估摸着可能是息肉复发,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体内息肉已经癌变。幸运的是,还算发现得早,可以通过手术有效控制。
像张姐的案例并不少见,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明明切除了息肉,却还是得了大肠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长在大肠内的“肉疙瘩”,其实会传染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典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纳入直肠癌病例,对照例一般人群后,发现有息肉家族史的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息肉或直肠癌。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有1位亲属患息肉,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就比普通人高43%;如果≥2位亲属有息肉、结直肠癌,风险会升高至79%。研究分析,这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等有关。
肠息肉,也就是肠道里的凸出来的“小肉瘤”,由于对肠道刺激不大,一般人很难察觉。息肉本身并不是癌,但癌变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一旦通过检查发现肠息肉,都是建议及时切除,以免带来其他病变或癌变。
二、会“传染”的肠息肉,到底有多危险?
息肉的“息”即多余的意思,就是肠道表面粘膜多处的赘生物。更准确的描述就是,肠道内表面粘膜向肠腔突出的隆起型病变。
中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提醒,息肉发生癌变与其形态大小、生长周期、归属类型有关。当息肉在2cm以下,危险系数较低,但若超过2cm,癌变率就有30%以上。
王主任表示,虽然肠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意频频等,医院检查治疗。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这是很多息肉患者的疑虑,有些人担心在体内动刀子,反而刺激肠道。
对此,医院消化内科陈伟庆主任解释,肠息肉就像身体的一枚“定时炸弹”,如果可以斩草除根,能有效防止肠癌。如果未切除,患者患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
三、为啥有些人肠息肉切除后,还会得肠癌?
有些患者认为息肉切除,即是断绝了癌变的道路。因此就会对后续的复查“掉以轻心”,事实上,息肉并非“一刀切”,就不闻不问了。
1、仍有可能“冒出”新的息肉
受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影响,即便切除现有的息肉,肠道内还可能会冒出新的息肉,尤其是肥胖、高血脂等人群,更容易长息肉。
2、二次切除降低风险
一项研究调查显示,65%—75%的息肉切除后会复发和新生,将其再次切除,会大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风险。
3、肠道存在视野死角
肠腔弯弯曲曲,或是检查前肠腔内可能存在异物遮挡,都有可能造成息肉漏诊。
因此,最重要、安全的手段就是定期复查。根据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建议: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在1~3年内;
对有肠道准备欠佳、肠镜存在盲区、息肉多于10个,及息肉性质较恶等情况,应在短期内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四、肠息肉是肠癌的最大“祸根”,如何防止癌变?
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等人群,发生息肉风险较高,饮食是息肉不可忽视的因素,日常应如何合理饮食,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息肉发生呢?
1、坚持“三多二少”的饮食
“三多”
益生元:益生元是有助于肠道菌群生长的元素,能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为肠道提供健康环境。日常可多吃酸奶、洋葱、小麦、香蕉、大蒜等食物。
膳食纤维:豆类、大麦、茄子、梨、绿叶菜等富含纤维膳食,这类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可醋鸡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和潜在致癌物停留的时间。
叶酸: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微克的叶酸,对预防息肉形成有保护作用。而叶酸一般可通过食物获取,如豆类、扁豆、芦笋、菠菜、生菜、鳄梨、西兰菜、芒果、橙子等。
二少
红肉:猪、牛、羊等红肉虽然美味,但其含有的亚铁血红素,很可能会在高温烹饪中,产生杂环胺混合,对人体肠道造成刺激。
脂肪:红肉和白肉中的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刺激胆汁分泌,大量胆汁滞留在大肠内,会转化为可致癌的戊酸。
2、保持排便通畅
肠道内若存在大量干结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粘膜,造成慢性炎症。因此便秘患者最好养成定时蹲便的习惯,条件反射形成便意。
3、多喝水
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肠道的有害物质。
食物对肠道息肉有一定预防作用,但最好的预防方式还是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尽早切除,才是最佳的防癌方式。
#养生谈#
参考资料:
[1]《肠息肉会“传染”!一人患肠息肉,直系亲属肠癌风险增43%……》.生命时报.-06-15
[2]《发现肠息肉就应立即切除,是真的吗?》.中医院.-07-03
[3]《息肉可能在你肠道悄悄“扎营”!直径超过这个数要小心了》.生命时报.-05-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